熱門關鍵詞: 永凝液DPS每平方米用量 永凝液DPS優勢 DPS永凝液使用方法 永凝液DPS用途
在建筑工程領域,防水處理是保障結構耐久性的核心環節。科洛永凝液DPS(Deep Penetrating Sealer)作為一種水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,憑借其深層滲透、與混凝土同壽命的特性,廣泛應用于地下工程、橋梁隧道、屋面防水等領域。然而,其施工效果高度依賴工藝規范與細節把控。本文將從施工前準備、施工過程控制、施工后養護三個階段,系統梳理科洛永凝液DPS防水劑的施工注意事項。
一、施工前:基面處理與環境條件雙控
1. 基面質量標準:強度、平整度與潔凈度三重保障
基面是防水層與混凝土結構結合的載體,其質量直接影響滲透結晶效果。根據《地下防水工程驗收規范》要求,施工前需確保基面滿足以下條件:
強度要求:混凝土強度需達到C25以上,避免因基面酥松導致防水層剝離。例如,在某地鐵隧道工程中,因局部混凝土強度不足C20,施工后出現防水層脫落現象,最終需返工處理。
平整度控制:使用2m靠尺檢測,基面凹凸差不得超過3mm。對于蜂窩、麻面等缺陷,需鑿除松散層后用速凝水泥修補,并形成V型槽增強結合力。
潔凈度處理:清除浮漿、油污、灰塵等雜質,尤其需注意穿墻螺栓孔的封堵。某高層建筑地下室施工中,因未徹底清理螺栓孔內銹蝕物,導致防水層局部失效,引發滲漏。
2. 裂縫預處理:分級修補與滲透強化
裂縫是混凝土結構的薄弱環節,需根據寬度采取差異化處理:
細微裂縫(≤0.3mm):沿裂縫鑿出寬5cm、深3cm的V型槽,先噴涂DPS一遍,待滲透后用速凝水泥抹實,再噴涂第二遍DPS形成雙重防護。
較寬裂縫(>0.3mm):需采用壓力灌漿技術注入環氧樹脂或聚氨酯類修補材料,待固化后噴涂DPS增強密實性。
3. 環境條件篩選:溫度、濕度與風力的動態平衡
DPS施工對環境敏感度較高,需嚴格把控以下參數:
溫度范圍:5℃—40℃為最佳施工區間。低溫會導致活性成分結晶緩慢,高溫則加速溶劑揮發,影響滲透深度。例如,在北方冬季施工中,需采用加熱設備維持基面溫度不低于5℃;夏季高溫時段需分時段施工,避免正午暴曬。
濕度控制:基面需保持面干飽和狀態,即無明水但濕潤。若基面過干,DPS會因快速揮發而無法充分滲透;若存在積水,則會稀釋材料濃度,降低防水效果。
風力限制:風力超過5級時,噴涂作業易產生飛濺,導致材料浪費與涂層不均。此時應暫停室外施工,或采用防風罩等輔助設備。
二、施工中:工藝規范與操作細節并重
1. 材料配制:即配即用與禁忌事項
DPS為單組分材料,開桶后需充分搖勻1分鐘,使活性成分均勻分散。施工時需注意:
禁止稀釋:DPS已按最優配比設計,加水會破壞滲透結晶反應體系,導致防水失效。
用量控制:標準用量為7—8㎡/kg,分兩遍噴涂。首遍噴涂后間隔2—4小時(視環境濕度調整),待表面干燥后進行第二遍交叉噴涂,確保無遺漏。
2. 噴涂工藝:設備選擇與操作要點
設備選型:優先選用低壓噴霧器,避免高壓導致材料飛濺。對于陰陽角、管道根部等復雜部位,可采用滾筒或毛刷進行補涂。
噴涂技巧:保持噴槍與基面垂直,距離30—50cm,以“S”形路徑勻速移動,確保涂層均勻無堆積。某橋梁工程中,因噴涂速度過快導致局部涂層過薄,最終通過補噴修復。
3. 特殊節點處理:細節決定成敗
穿墻管處理:沿管根鑿出寬10cm、深5cm的環形槽,噴涂DPS后填充速凝水泥,再噴涂第二遍DPS并纏繞密封膠帶。
施工縫處理:在接縫處粘貼止水帶后,噴涂DPS并涂抹防水砂漿,形成柔性+剛性的復合防水層。
三、施工后:養護管理與質量驗收
1. 初期養護:促進結晶形成的關鍵期
DPS施工后需進行24—48小時的濕潤養護,具體措施包括:
噴霧養護:每隔2小時輕噴清水一次,保持基面濕潤但無積水。
覆蓋保護:在暴曬或大風天氣下,需用塑料薄膜覆蓋涂層,防止水分過快蒸發。
2. 成品保護:避免二次破壞
禁止踩踏:施工后3小時內禁止人員行走,12小時后方可進行輕型設備操作。
防污染措施:避免油污、涂料等化學物質接觸涂層,某工業廠房施工中因油漆滴落導致局部防水層失效,需重新噴涂修復。
3. 質量驗收:多維度檢測標準
外觀檢查:涂層應均勻一致,無氣泡、剝落、裂紋等缺陷。
滲水試驗:采用24小時閉水試驗或噴淋試驗,驗收標準需達到《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》中S11級抗滲要求。
取樣檢測:通過鉆芯取樣分析滲透深度,確保結晶體形成厚度≥3mm。
四、典型案例分析:從失敗中汲取教訓
案例1:某地鐵站側墻滲漏治理
問題:施工后3個月出現大面積滲漏,經檢測發現基面強度不足C20,且裂縫修補未采用DPS強化。
整改:鑿除原防水層,對基面進行高壓注漿加固后重新噴涂DPS,并增加第三遍噴涂強化裂縫區域,后續未再出現滲漏。
案例2:某化工廠水池防水施工
問題:施工期間氣溫達38℃,未采取降溫措施,導致DPS揮發過快,滲透深度不足。
整改:在高溫時段暫停施工,改用早晚低溫時段作業,并增加基面濕潤頻次,最終通過滲水試驗驗收。
結語
科洛永凝液DPS防水劑的施工效果,是材料性能與工藝規范共同作用的結果。從基面處理的毫米級精度控制,到施工環境的動態監測,再到養護期的科學管理,每一個環節都需以嚴謹態度對待。通過系統化、標準化的施工流程,可最大限度發揮DPS的滲透結晶優勢,為混凝土結構提供持久可靠的防水屏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