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關鍵詞: 永凝液DPS每平方米用量 永凝液DPS優勢 DPS永凝液使用方法 永凝液DPS用途
在建筑防水領域,科洛永凝液DPS防水劑憑借其獨特的滲透結晶技術和持久的防水性能,成為地下室、隧道、橋梁等工程的首選材料。其核心優勢在于通過化學作用與混凝土基體深度融合,形成致密的晶體結構,從根本上解決滲漏問題。本文將從材料特性、配比邏輯、施工規范及典型案例四個維度,系統解析其配比標準的技術要點。
一、材料特性決定配比邏輯
科洛永凝液DPS屬于水性滲透結晶型無機防水材料,其活性成分以堿金屬硅酸鹽溶液為基料,復配催化劑、助劑及硅烷乳液等成分。這種配方設計賦予其三大特性:
深度滲透性:以水為載體,可滲透混凝土內部20-30mm,甚至在疏松結構中達到40mm,遠超傳統防水材料的表層覆蓋模式。
化學結晶性:與混凝土中的游離堿(如氫氧化鈣)反應生成硅酸鈣凝膠,進而形成枝蔓狀晶體,堵塞毛細孔隙并自愈0.3mm以下裂縫。
環境適應性:耐酸堿腐蝕、抗氯離子滲透,抗滲等級達S11級,可在-5℃至50℃環境下施工,使用壽命與混凝土結構同步。
這些特性直接決定了其配比需兼顧滲透效率與結晶強度。例如,硅溶膠含量過高會導致溶液粘度增大,影響滲透深度;而硅烷乳液不足則削弱晶體結構的致密性。因此,科洛通過實驗室測試確定酒石酸、氟化鈉、硅溶膠、硅烷乳液與水的黃金配比,確保材料在滲透與結晶間達到動態平衡。
二、核心配比標準的技術參數
(一)原液配比規范
科洛永凝液DPS采用原液直接使用模式,嚴禁稀釋或添加其他物質。其標準配比為:
活性成分濃度:硅酸鹽基料占比45%-50%,催化劑(酒石酸)占比8%-10%,助劑(氟化鈉)占比3%-5%,硅溶膠占比20%-25%,硅烷乳液占比10%-15%,余量為去離子水。
pH值控制:維持在10.5-11.5之間,確保與混凝土堿性環境的化學反應活性。
粘度范圍:25℃時為11-13秒(涂-4杯),既保證噴涂流暢性,又避免流淌導致涂層不均。
(二)施工用量標準
根據混凝土基面特性,用量分為三個等級:
普通基面:兩遍噴涂,總用量0.2-0.3kg/㎡。第一遍用量0.15kg/㎡,間隔16-24小時后進行第二遍,用量0.1-0.15kg/㎡。
高孔隙率基面:如蜂窩麻面、裂縫密集區域,需增加至0.35kg/㎡,并采用“一噴一抹”工藝——先噴涂0.2kg/㎡,待表面干燥后用滾筒壓實,再補噴0.15kg/㎡。
特殊環境基面:靠近海邊或化工廠區域,需噴涂三遍,總用量0.4kg/㎡,每遍間隔不超過6小時。
(三)裂縫處理專項配比
針對不同寬度裂縫,采用差異化處理方案:
寬度≤0.3mm:直接噴涂兩遍DPS,無需額外修補。
0.3mm<寬度≤3mm:沿裂縫開鑿V型槽(寬5cm、深3cm),先噴DPS一遍,用速凝水泥填充至槽深2/3,再噴DPS一遍,最后用水泥砂漿抹平。
寬度>3mm且滲水:采用“四步封堵法”:
表面噴DPS一遍;
用1:1的DPS與水泥混合成漿料填充裂縫;
15分鐘內刮平表面并濕潤養護;
重復步驟1-3三次,形成梯度密封層。
三、施工規范中的配比應用要點
(一)基層處理標準
清潔度:清除浮漿、油污、灰塵,含泥量需<3%。
平整度:蜂窩麻面深度>5mm時,需用速凝水泥修補。
濕潤度:施工前2小時噴水潤濕,但表面不得有明水。
(二)噴涂工藝控制
設備選擇:垂直墻面使用低壓噴霧器(壓力≤0.3MPa),避免高壓造成材料飛濺;地面可用滾筒涂刷,確保涂層厚度均勻。
噴涂速度:每平方米噴涂時間≥8秒,防止漏噴。
環境監控:
溫度:5℃以下或35℃以上需調整施工時間;
濕度:相對濕度>85%時,需用鼓風機加速干燥;
風速:>5級時停止室外作業。
(三)養護與驗收標準
養護周期:噴涂完成后24小時內避免踩踏,48小時內禁止回填土或堆放重物。
驗收方法:
滲水試驗:24小時后噴水測試,無水珠滲出為合格;
鉆芯取樣:隨機取樣檢測滲透深度,需≥20mm;
氯離子檢測:使用氯離子含量測定儀,結果需<0.1%。
四、典型工程案例的配比驗證
(一)美國國會大廈修復工程
該工程采用科洛DPS處理地下室混凝土墻,針對百年老建筑的疏松結構,調整配比為:
原液中硅溶膠占比提升至28%,增強滲透力;
施工用量增加至0.35kg/㎡,分三遍噴涂;
裂縫處理采用環氧樹脂+DPS復合封堵法。
經檢測,修復后抗滲壓力達1.2MPa,超過原設計要求的0.8MPa。
(二)中國三峽大壩應用
在三峽大壩二期工程中,科洛DPS用于壩體迎水面防水,配比特點為:
添加抗紫外線助劑,延長材料在強光照環境下的壽命;
采用“兩噴一抹”工藝,先噴涂0.2kg/㎡形成滲透層,再用滾筒涂抹0.1kg/㎡壓實表面;
驗收時鉆芯取樣顯示,滲透深度平均達32mm,晶體覆蓋率98%。
(三)廈門BRT快速公交系統
該項目針對高濕度、高鹽霧環境,優化配比為:
硅烷乳液占比提高至18%,增強抗氯離子能力;
施工用量增加至0.4kg/㎡,分四遍噴涂;
穿墻管道處采用“DPS+速凝水泥+環氧樹脂”三級密封體系。
經5年跟蹤檢測,混凝土碳化深度僅為0.5mm,遠低于規范要求的2mm。
結語
科洛永凝液DPS的配比標準是材料科學、化學工程與施工技術的深度融合。從實驗室研發到工程應用,其配比體系經歷了百萬次試驗驗證與數十個標志性工程檢驗。未來,隨著建筑行業對耐久性要求的提升,科洛將持續優化配比參數,例如開發納米級硅溶膠提升滲透效率,或引入生物基催化劑降低環境影響,為全球防水工程提供更優質的解決方案。